|
近日,陜西省人民政府分別授予全省16個縣(區)“雙高雙普”縣(區)稱號,咸陽市旬邑縣、永壽縣、乾縣榜上有名。
內容詳情 按照高水平、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普及學前教育、普及高中階段教育(以下稱“雙高雙普”)的部署及驗收標準和程序,陜西省人民政府對達到“高水平、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普及學前教育、普及高中階段教育”標準的16個縣區(旬邑縣、永壽縣、乾縣、甘泉縣、清澗縣、寶塔區、吳堡縣、蒲城縣、富平縣、紫陽縣、安康市漢濱區、子洲縣、佳縣、大荔縣、藍田縣、綏德縣),授予“雙高雙普”縣(區)稱號。
“雙高雙普”指的是什么?又有哪些審核指標呢?跟隨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。
擴展閱讀
01.什么是 “雙高雙普”?
根據國家教育規劃綱要和省委、省政府的《實施意見》,以及黨的十八大、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等要求,“雙高雙普”是指高水平、高質量推進義務教育,普及學前教育,普及高中階段教育。其涵義為,以促進教育公平為根本目標,全面提高普及水平,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(教師、設備、圖書、校舍等),讓每個孩子“進的來”;全面提高教育質量,促進教育內涵發展,讓每個孩子“學得好”;加快普及學前教育,普及高中階段教育。
02.主要通過哪些方式評估驗收?
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進行,一是查閱正式文件、檔案資料、會議記錄、財務賬本、教師檔案和學生作業;二是召開座談會,隨機訪問黨政領導、干部群眾、家長、教師和學生;三是實際檢查,現場驗證。
03.均衡推進義務教育有哪些具體指標?
全面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具體指標要求有:(1)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100%,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9.9%以上;(2)建立控輟保學“雙線”目標責任制,小學無輟學,初中輟學率控制在1.8%以下;(3)落實免試就近入學、隨遷子女“兩為主”“兩納入”、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等政策要求;(4)建立詳實完備的留守兒童和“三類”殘疾兒童少年信息臺賬,一人一檔案,實行動態管理與監測,建立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,建檔立卡家庭貧困學生全部入學,無輟學。
04.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有哪些指標?
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具體指標要求有: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、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,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,促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逐步形成,綜合素質評價合格率98%以上;實驗操作合格率達到95%;計算機操作合格率達到95%;體育、音樂、美術學科測試平均及格率60%以上;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及格率92%以上;學生視力不良新發病率每年低于4%(近視率控制在20%以內)。
|
|